我为什么在这里,以及我将往何处去?
今天看冯唐的《有本事》一书,在《不要怕黑暗 不要怕穷困》这篇文章中读到下面这段文字,可以很好的作为“我为什么在这里,以及我为什么决定从事绘画创作”的理由:
......
爱因斯坦在他三十九岁时候祝贺普朗克六十岁寿诞的讲话:
Principles of Research,address by Albert Einstein (1918)(Physical Society.Berlin,for Max Planck's sixtieth birthday)
引用其中两段:
“首先我同意叔本华所说的,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桔。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喧馨拥挤的环境,而到高山上去享受幽静的生活。在那里,透过清寂而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眺望,陶醉于那似乎是为永恒而设计的宁静景色。
“除了这种消极的动机以外,还有一种积极的动机。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于是他就试图用他的这种世界体系(cosmos)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征服它。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做的,他们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各人把世界体系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话的支点,以便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里所不能找到的宁静和安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