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放弃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最近因为看到若干牛人大力推荐《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久负盛名的书,感觉不读似乎不行了,于是下载了一本准备好好读一下 - 生命短暂,时间有限,值得读的书需要认真筛选不是吗?
读了一章就读不下去了,感觉基本就是无意义的重复废话。随手翻到后面几章,也没有看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啊!
放弃吧 - 时间宝贵,何不去读点有意思的东西?
在网上查了一下,对于应不应该读这本书有很多争论。知乎上一个网友的意见很有道理,摘录如下:
问: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什么我觉得不好看?
答:因为你不是作者那样的人,你不理解他的痛苦,也没法理解。
也用不着理解。
你就觉得不好就是不好,你管他大文学家怎么看,你管他是不是什么美国必读书目,怎么了,还不让说了?
粗俗就是粗俗,读不下去就是读不下去,我一个中国人,为啥非要去了解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因为战争和经济飞速增长而带来的空虚和反思?我读一读鲁迅不好么,他说的好歹是中国人的事,说的是中国的事,而且直到当代他的文字依旧在批判社会现实。
在很多中国人眼中,鲁迅式的骂人才是真正的骂人,才是忠言逆耳,才引人反思,那种太直白的脏话连篇,读不下去就是读不下去。
我为什么要在一群脏话中费尽心机的寻找一点点有意义的东西?而且这个意义还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的意义?而且这个意义对我完全没有意义?
我平时不说脏话,看书的时候毫无代入感,我没有那个骂骂咧咧想和全世界开战而开战的方式如此幼稚的年龄段。
我们每个人精力都有限,审美也和自己的成长环境紧密相关。一个中国人很容易理解中国风和汉元素的设计,外国人眼中可能‘那他妈的是什么玩意儿’,那一个外国人写的书,怎么就不能说句“不好”了?
很多知乎的答主很有意思,审美和对书的评价本身就是很主观的东西,觉得不好看不下去,这个理由完全足够了。扯什么文豪对书的高度评价,就非要证明你读不下去是因为自己不愿意去理解人家,不愿意面对现实的虚伪。难道做一个真实率真的人就必须通过满口脏话,不吐脏字不会说话这种方式?不喜欢这种方式弃书就应该被批判?
这本书我就没看完,我看到主人公离开学校我就看不下去了。想看一本书对成年人虚伪本性的批判,我觉得红楼梦更适合我。